70岁老人古稀之年执剑柄,我的目标是参加世锦赛
在大多数人眼中,70岁是安享晚年、含饴弄孙的年纪,对于来自浙江杭州的李文渊来说,古稀之年却是他执起剑柄、追逐梦想的新起点,每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杭州市西湖区的一家击剑俱乐部时,李文渊已经身着白色击剑服,手持花剑,在剑道上挥汗如雨,他的目标简单而坚定:参加2025年世界击剑锦标赛(世锦赛),这不是一时兴起的玩笑,而是一位七旬老人用行动书写的体育传奇。
从退休生活到剑道梦想
李文渊的击剑之旅始于三年前,67岁那年,他刚从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岗位退休,原本计划钓鱼、养花、旅行的退休生活,却因一次偶然的观看击剑比赛而彻底改变。“那天在电视上看到世锦赛的直播,选手们那种专注、敏捷和优雅瞬间吸引了我,”李文渊回忆道,“我突然觉得,年龄不该是限制梦想的枷锁。”
尽管家人最初持怀疑态度——儿子担心他身体吃不消,老伴则笑他“老来疯”——但李文渊毅然报名了当地的成人击剑班,击剑是一项对体能、技巧和反应速度要求极高的运动,通常被认为是年轻人的领域,李文渊用坚持和努力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,从基础步法到剑术技巧,他每天训练超过三小时,甚至自学运动营养学和康复知识,以保持最佳状态。
“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击剑,而不是太极拳或散步,”李文渊笑着说,“击剑不仅是运动,更是一种精神修炼,它需要你在电光火石间做出决策,考验的是心智而不仅是身体。”
挑战与突破:年龄不是界限
李文渊的击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年龄带来的身体限制是首要挑战:关节灵活性下降、反应速度变慢、恢复时间更长,最初几个月,他经常因高强度训练而肌肉酸痛,甚至有一次在练习中扭伤了手腕,但这些困难没有让他退缩,在教练王教练的指导下,李文渊调整了训练计划,结合瑜伽和游泳来增强柔韧性和耐力。
“李老先生是我们俱乐部的榜样,”王教练说,“他的进步速度惊人,虽然体力不如年轻人,但他的战术意识和耐心弥补了不足,击剑不仅是比拼速度,更是智慧的游戏。”李文渊擅长花剑项目,这是一种强调技巧和策略的剑种,他的风格以防守反击为主,往往能后发制人。
2023年,李文渊首次参加全国老年击剑锦标赛,并出人意料地获得铜牌,这次成功增强了他的信心,也让他萌生了更高目标:参加2025年世锦赛,尽管世锦赛通常面向职业选手,但近年来国际击剑联合会(FIE)推出了元老组(Veterans Category),允许50岁以上选手参与,李文渊的目标正是元老组世锦赛。
科学训练与社区支持
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李文渊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,每天清晨5点,他进行一小时的有氧运动,如慢跑或骑行,以提升心肺功能,上午则专注于击剑技巧训练,包括步法drills、剑术对练和视频分析,下午是力量训练和康复时间,他使用轻量级器械来保持肌肉活力,并定期接受物理治疗。
科技也扮演了重要角色,李文渊使用智能手环监测心率和睡眠质量,并利用击剑模拟软件来优化战术。“现代科技让训练更高效,”他说,“软件可以分析我的动作速度,帮助我改进弱点。”
他的故事逐渐传开,吸引了媒体和社区的关注,当地体育局为他提供了训练补贴,一家运动品牌赞助了装备,更令人感动的是,李文渊的家人从质疑转为全力支持,儿子李强现在每周陪他训练两次,“父亲教会了我,梦想没有保质期,”李强说,“他的激情感染了我们全家。”
在社交媒体上,李文渊拥有了一批粉丝,他的训练视频在短视频平台获得数百万点击,许多年轻人留言表示受到鼓舞。“看到李爷爷还在追梦,我有什么理由躺平?”一条典型评论写道,李文渊还定期到学校演讲,鼓励青少年勇敢尝试新事物。
击剑运动与老年健康
李文渊的案例并非个例,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,老年体育参与正成为趋势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,定期体育锻炼可以将老年痴呆风险降低30%,并显著改善心血管健康,击剑尤其适合老年人,因为它结合了有氧运动、力量训练和认知锻炼,有助于保持身体和大脑活跃。
“击剑要求快速决策和空间感知,这对延缓认知衰退非常有益,”运动医学专家张博士解释,“这是一项低冲击运动,关节负担较小,适合老年人。”国际击剑联合会报告显示,元老组击剑参与人数在过去十年增长了40%,其中70岁以上选手不在少数。

老年体育政策也在支持这一趋势,2023年,体育总局发布了《老年体育发展计划》,鼓励社区建设更多适老体育设施,并举办专项赛事,李文渊所在的浙江省率先推出了“银发体育基金”,为老年运动员提供培训资源。
迈向世锦赛的路径
要参加世锦赛,李文渊需先通过资格赛,元老组世锦赛的选拔通常基于全国或区域性比赛成绩,2024年,他将参加一系列国内赛事,包括全国元老击剑锦标赛和亚洲老年击剑杯,如果排名进入前列,就能获得2025年世锦赛的入场券。
他的竞争对手多是经验丰富的退役选手或长期爱好者,但李文渊保持乐观。“我不在乎输赢,重要的是参与过程,”他说,“站在世锦赛剑道上,本身就是一种胜利。”
国际击剑联合会主席曾表示,元老组世锦赛旨在推广击剑的终身性,李文渊的故事完美体现了这一精神,他的教练预测,只要保持当前状态,李文渊很有机会实现目标。“他的战术智慧远超许多人,”王教练说,“在元老组,经验往往比体力更重要。”

梦想的意义与启示
李文渊的追梦之旅超越了体育本身,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,他代表了积极老龄化的可能性——年龄不是衰退的标志,而是新体验的起点,他的故事呼应了全球健康老龄化的倡议,鼓励老年人保持社会参与和身体活力。
“我希望我的例子能让更多老年人动起来,”李文渊说,“退休不是终点,而是第二人生的开始,无论是击剑、绘画还是旅行,找到激情就能让生命充满色彩。”
他的哲学很简单:梦想不分年龄,只要心怀热爱,任何时候都可以执剑前行,在2025年世锦赛的舞台上,或许我们会看到一位白发剑客的身影,用剑尖划出生命的弧线。
对于社会而言,李文渊是一个提醒:体育精神的核心是挑战自我而非击败他人,在他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坚持、勇气和乐观,这些品质在任何年龄都熠熠生辉,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,这样的故事将为代际对话注入正能量,证明梦想永远年轻。
李文渊计划在赛后继续推广击剑运动,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入门课程。“我想建立一个银发击剑社团,让更多人体验这份快乐,”他说,“毕竟,运动是最好的抗衰老药。”
在晨曦中,李文渊再次举起剑,剑柄在手,梦想在心,他的目光望向远方——那里有世锦赛的舞台,更有无数可能的明天。
